2012.03

2012年三月上旬在今天结束。

发生了好多事,不是真实存在的事,是在我的脑海里发生的事。我发现对于一个人而言,一旦把问题都放在头脑里去解决,这个事情就变得麻烦的多,因为可以假定,那么就可以发生概率很低的最优事件和最坏事件。

前几天的时候,收到email说IBM connections的社交应用比赛获奖了,本来期待的事情,突然就没有了应有的心理和感情。然后,我就决定还是需要去尝试一下考研,当晚就在Amazon下了200多的专业书,准备考华南师大的心理分析。这一切快的犹如一把刀,划拉一下就摘除了某个部分还顺带扬起刀尖划出了一点附带产品。

到目前为止,我折腾了很多事情,还是无法弄清楚生活到底是干什么的,不过人生倒是一点一点的明晰了起来,大一的时候我还以为我会转行到快消去做一个销售,大二上的时候还在搞物理竞赛和信息安全的东西,觉得或许可以考虑一下读研什么的,转个专业,大二下的时候偶见赖特的作品,想想也是专业对口的,遂投身其中,考了GRE,开始准备作品集,结果越往后越发现,完全是专业不对口,而且这个基础补起来不是那么一点点的问题,而是完全无法入手的问题,挣扎了许久,判定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是不可能的了,最终转到现在,还是大三心一狠报了MCITP的培训,彻底投身IT。生活就此平淡了很多,方向一定就没有什么可动摇的了。读心理也仅仅是为了配套辅助,而不是转做心理了,毕竟以后做系运维也好,做研发也罢,分析消费者需求和挖掘潜在意识是必备的,更何况申何永是研究荣格的,我也还是比较喜欢的。

跟家里沟通的时候,总归是得到了不反对的意见,所以我也觉得有个前提就是将来不论做什么,必须无条件的回报父母,结婚什么的事情全部自己解决,我有时候半夜想到自己的前二十年人生,真够混蛋的,也只有父母一直支持,虽然也有严重分歧冲突的时候,但总归他们不会真的放弃我,在需要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回家去休整一段时间,我以前总觉得要离父母很远的地方,可以自由自在的坐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不想了,估计所有到我这个阶段的人都不会这么想了,有条件,还是离父母近一点比较好。他们一辈子也就把我养大这么件事,没有什么其他想法了,我也没什么可以回报的,也就是父母需要的时候可以回去探望一下。

《大学》里说到做人的几个步骤,无非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已;我看了一下,按照我目前这种水平,光是修好身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也就指望在35岁前可以成家也就是了却心愿了。近来常读四书五经的内容,看看古人是如何做人生规划和看待生活的,探求许久,总结为随心所欲。

那么,既然是随心所欲,那就一切随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