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的补充思考

昨晚回复微信的时候,发现它直接发送波形文件,躲掉了语音识别的问题。因为接受者是人,可以完整,自适应补充和过滤背景信息,那么,问题是,人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应当放在人机交互里去尝试理解。

电脑在处理波形文件的时候,所有的噪音都应当被过滤器和谐掉,我查了一下IBM的一些文档,结合我自己做数字图像处理的时候,一般都是局部增强和局部放大,用了一个判别标准,大于该值的就增强,小于该值的就减弱。问题就在于,这样做的基础是对象确实有一个明显的,可以被甄别的界限,比如黑与白的字体扫描件的文字识别,你预先已经知道了白纸黑字,那么根据像素点的灰度值你很容易给出一个标准,但是对于方尖碑、中国的书法字帖那样经历了物理风化作用的,边缘的消磨都是渐变的,更有甚者,例如被浸没潮湿的纸张,墨水侵染了其他部分,这样进行增强反而可能对一些属于目标区域却被扰乱的部分造成毁灭。

先思考到这里,有时间继续补充。

 

Web还没死呢

WEB IS DEAD.

这是我最近听的最多,也最不喜欢的一句话。显然,WEB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只在于用户是否接受这种类型的应用媒介的问题。

早在1997年的WIRED杂志上面就曾经在封面的专报中,大大地标出了这样的语句。然后现在WEB不但没有死,反而还很健康的活着。

纵观现在的电脑应用途径,浏览器并没有因为几十年就开始显得老态龙钟无法应对了,正如我们看到的,浏览器做为用户接入网络世界的首选工具,它所带来的体验和编译型特性带来的效果不是APP可以替代的。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之下,庞大的移动产品群,各种格式和平台之间的混战,可能作为APP开发展已经茫然了,但是WEB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稳定,接着HTML5的技术,WEB甚至开始焕发了第二春。

当然有人会以ChromiumOS来说些什么,这不是一个很成功的产品,不过google也没有关掉不是吗,google的爬虫爬过了那么多的数据给google带来的分析并不是让他们做出一个市场上成功与否的产品,而是指出了一个潜在的发展趋势,这驱使着google作出了这么一个决定,另一个悄悄地发展的例子恰恰就在APP里,有多少移动APP已经开始自带内置浏览器了?

WEB应当说和UNIX、LINUX等一样,保持了很高很高的独立性,基本上还没有商业公司可以左右WEB的发展方向,即使是apple,facebook,WEB的独立特性使得人们在跨越平台和其他限制的时候,可以感受所谓的无缝过渡,这会使得WEB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保持着一个稳健的状态,直到另一个相似的东西出现(可能吗?)。

对于企业也好,用户也罢,WEB带来的数据和潜在机会依然是可观的。如果把当前的WEB比作是一个车站的话,那么无疑这是一个相当拥堵,但是依然有秩序的车站。不同的APP在某些时间段内把人群载出车站,但是最终,这群人中还是有大部分会回到车站准备其他的中转或者等待以决定目的地。

另外一点就是随着浏览器的发展,WEB可以呈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正在逼近本地APP的水平,并且WEB的发展方向就是在替代本地APP,现今的虚拟化潮流,也正是在这样一个适当的环境下开始进行普及化。可以极大程度地兼容现存的各种设备,老旧设备都可以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WEB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吃惊的工具。

当然,出于安全性,隐私性等方面的考虑,WEB并不是最合适的平台,我们也相信,WEB不会一篮子就装载了人们的网络和计算机生活。不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WEB,当然,WEB也远远没有到终点。

以上是一些个人感想,原文内容在2012.09月份的数据迁移之中丢失,随后重写了这篇,请见谅

 

 

 

小而精的细分策略

刚才在园子里看到一篇好文,名字叫只学一点点:我的技术学习策略

我看完之后,对此文有了强烈的认同感,小而精是我最喜欢的风格之一,正如我做WIN系统管理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命令行和系统自带的脚本来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对底层的直接操作,更重要的就是简洁,直观。

我做MATLAB 的那个图像处理的界面的时候,就十分郁闷,为什么要背景图片这种功能呢?完全可以对着原始界面进行操作的啊?后来我知道,很多做UI 的人会很不同意我的这一种说法。

我一直认同应用的理念,根本没有必要那么较真地追着某个细节不放,试问,难道你在办公室里查业务手册,在工地上查技术书籍不行吗?完全可以啊,只要能解决问题,你就是一边泡吧一边想办法也行。

关键就在于,很多人都期望你表现出超人的一面,好吧,我们这种人只想做个普通人好不。我们没有那么崇高的,改变世界的理想,对我们来说,有老人跌倒了就去扶,心情不爽了就去大吃大喝,公司里能解决就解决了,绝不带回家继续搞。中国人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反正你有你的风格,我有我的特点,没必要我处处比你强,一定要把你搞定这样的想法,好好做人,表现自己就是最好的了。

 

新的HR搜索

一大早的,我没考虑后天的考试问题,却突然之间的得到启发,关于做一个新的搜索引擎的问题。

现在记录想法:

HR搜索的时候,现在的模式是Key Word匹配和定向搜索,这就要求不论是雇员个人还是HR方面,在针对某一职位进行提交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对精准的信息。

但是,这明显不符合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我的意思是说,没有人可以100%的知道如何去展示一样东西,HR方面也会漏掉一些对于职位来说比较有参考价值的方面,因此,我觉得完全可以所以个搜索引擎。

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撰写简历,然后,你可以通过搜索的功能来找到你需要的信息。因为显然这牵涉到了各项指标和它的权重问题,所以这个搜索引擎的算法显然是一种比较综合的排列结构,和pagerank等方式不同,当然,你也可以通过pagerank类似的方式,引入一个人的流行度来对这个人进行一定的评价。

保护版权和利益,具体的其他方面的构想不能在透露,但是这会成为HR方面的一个杀手级产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这款产品的1.0版本上线,寒假的时候开始动手做,语言目前来说,UI部分会考虑HTML5等优先,数据库还是MySQL先用着吧,毕竟只是实践一个想法,条件判断的算法,我会非常用心努力地尝试Lisp.

 

东大优衣库活动归来手记

晚上7点至9点,我在东南九龙湖的教7-105教室里,观察着即将可能改变世界的少年们聚集在一起。

我依旧很震惊,因为女生的数量明显太多了,大一大二的,我大一大二的时候在外联和竞赛中度过,没有时间来考虑未来什么的,虽然也很扯淡,后来我在火狐,做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很多。

其一就是少年们的梦想,是最具有价值的,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时候,说明他发现世界变了,something’s changed.

我不记得我有多少次告诉人们火狐是什么,我们在做什么,这也是我今晚的主题和主要任务之一,从与会者的眼里我看到了火狐在中国未来的道路,比我们现在预期的还要漫长而艰难。

但是,希望总会有的,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的速度与程度,是我觉得最新的地方,看样子在一个封闭的地方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你会无比珍惜汲取一切外来信息的机会,我晚上解释了很多东西,基本上都是和IT有关的,其实,如果你有时间把我的博客里的东西都读完,我觉得你肯定会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么。

但是,这个有必要区分的很清楚么?

我认为跨专业和行业的整合是一种趋势,未来不会有单一的职业存在,也不会有现在那种范范的跨领域存在,而是持久的、可持续的综合性整合,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销售新的方向——提供解决方案。

我不认为我现在学的和我自己做的有什么冲突的地方,他们正在快速的合并转化在一起。PMP,这是一种认证,我相信了解PMP的人都认同我这种说法。

关于优衣库,我不了解,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在这个由它搭建的平台上,看到了很多的人,在自己的地方绽开着生命中独特的一种经历,在找寻着自己的归宿,我真的很佩服他们,试图了解外面的世界就是一切开始的第一步。

我手上的资源,我不知道该如何提供给他们用,这些我积累下的资源可能需要我说清楚才行。

最后就是感觉那个东大太远了,不过相比四牌楼的校区活力了很多,难怪老云没事就往四牌楼跑跑的跟我大倒苦水,说东南怎么不好。

回头整理一下思路,争取帮助其中一些人。

先生百年回首,依旧是那片黑漆漆的土地

从Mozilla今年的情况来看,我是真切地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所感受到的那股无所不在的力量。辛亥百年之后,它依然盘根错节地扎在这个民族的最底层。当然,也不仅仅限于中国,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我在观看Mozilla Story的视频的时候,暂时忘却了现在它突然遇到的危机。看完之后,我也不在乎这个危机,因为我相信,firefox是从火中而生的,自然不会被熄灭,这个想法,让我想到了九州志里天驱不死的传说,现在,我认为小说里的不死传说是真实存在着的,就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我相信Mozilla所在之处,是互联网的自由之地。

Mozilla,确切地说,firefox带给我的改变,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我现在的人生,被火狐深深地影响了,不仅仅是打开了开源社区的大门,也从思想上汲取了开源精神的力量。自由与平等、开放与创新。这四个词语我认为是很重要的标签,tag,描述了开源精神。我觉得西点的“责任、荣誉、国家”的理念是被践行着的。

全世界的爱好者参与开发完善这款产品,共通挖掘着网络资源,推动新的开放标准,全球网络的联合力量。如果要我评价开源运动,我会说,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他推动了网络和计算机的爆炸式增长。

我认为,火狐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是正常的,也是一个符合目标预期的份额。但是在中国,这个无法用语言描述出状况的国家,目前新的市场份额只有可怜的0.87%。我无从考证这个份额的真实性,但我想也不会有太大的误差。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情况,我相信大家都是明白的。

尽管前途为止,阻力巨大,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参与并真正热爱Mozilla精神的人,会继续走下去,这是我们对于自己的承诺。

三十娘,第二弹

二、三十娘

其实三十娘不叫三十娘,而是叫——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我只是个帮人把故事写下来的人。当赵爷抓着我的手,跟我诉说三十娘的故事的时候,他也耷拉着老皮呱啦的脸,想了半天,才发现他追了三十娘这么多年,连她叫什么都不知道。

“唉,难怪我追不到她,我蠢到连名字都没问啊”

“还凑合吧”我只好这样安慰这个老男人,故事才开始,我得给他撑住一口气,我最讨厌的就是故事才开头就结束了,要知道我是写故事的,也是爱看故事的,而且,开了头的故事,我又不好扔掉,至少我得保留着那一页纸,否则我会被开掉,从龙藏阁出来的人,只会记故事,除此之外,我们不会干任何事情,就会饿死掉,不只是我,我之前几千年的师兄弟妹们,都是这样的人。

那么,先从三十娘小时候开始,这据说是听一只老乌龟说的,乌龟的寿命很长,所以他说有的,应该是有的,不过没人有机会去验证这

群老乌龟的可信度,所以是不是这样,只有等故事结束了才能还原出来。

百溪谷

这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山谷,却有一只蜘蛛每天吊在树杈上修炼。

这是一只会思考的蜘蛛,其实作为一只蜘蛛,她每天思考的问题也无外乎是:我要修炼成什么呢?在她能接触到的、活的东西里,无外乎是兔子、乌龟之类的,身后的老树精也是不错的,好歹能跟她交流了,不过这些她都觉得无聊,和她自己那蜘蛛的身体比较起来,显然后者更符合她的需求,自给自足的,多好。

直到有一天被外人闯入。

继续阅读“三十娘,第二弹”

春三十娘,第一篇

春三十娘,做杀手这行的,没有人不知道她。

普通人也都认识她,这就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因为很少有人既是公众人物也是杀手,或者说,很少有杀手出名到引起公众注意。但是春三十娘办到了,从这点来看,春三十娘注定就应该是一个传奇。

很显然,在两个地方,春三十娘的身份是不同的,否则,她就叫傻姑了。

一、赵爷

大漠里无外乎就是漫漫黄沙和炎炎烈日,这幅景象就是告诉一般人,这不是一般人来的地方,但是出现在这里的人,不一定就全是奇怪的人,比如,马贼。

这片百里沙,最知名的马贼叫赵爷,赵爷是一个固定的称呼,不论谁坐在这个位置,而这一任赵爷只有二十一岁,虽然看起来起码三十好几,不过,赵爷会告诉你:“沙漠里的沧桑,你几辈子都吃不够”,说这句话的时候,赵爷还是赵爷,不是遇到三十娘之后的赵爷。所以当依稀黑色的冽风裙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赵爷凭借他“纵横沙漠”的经验判断,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虽说这荒凉大漠里蜃楼出一个妖娆的女人,我听着都觉得诡异,不过,对于女人来说,牵扯上了妖娆,这事情在露出诡异的地方之前,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个角度就是男人判断出妖娆的角度。

“我说,这位妹妹,住店啊?”

“。。”

“我们这有上乘的房间,鼎好的美味,不知道妹妹你准不准备住店啊?”赵爷的眼睛从上倒下扫了几个来回,可是除了黑色下若隐若现的白嫩嫩的皮肤,他也看不出什么东西,不过作为

马贼的老大,第一、他要撑着脸皮出来找这位妹妹,不,是三十娘说话。二、就是要判断三十娘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不是他后面那几个猪头猪脑的伙计可以解决的。

“你认识我么?”

“。。”

“你听过春三十娘么?”

“额”赵爷的大脑还没开始转,嘴里就说出了他这一生最后悔的一句话“没有,妹妹你二十出头水灵透亮的,什么三十娘,我只知道妹妹你在我面前,我千万要留住你这种贵客!”

后来赵爷在被三十娘绑在桥下的时候,把这句话回想了几十次,总结出要点就在那个“没有”上,显然他如果学过吐蕃文、梵语之类的,把斩钉截铁的没有用其他话说出来,就不会有日后这么多的烦恼了。

“哦,那我要一间客房,楼上的吧,中间那个就行了,谢谢”

我不是一个好人的时候

小时候,我妈说我将来要怎么的,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她跟我爸一直叫我做一个好人。

但是我发现我自己现在很不听话,其实我也觉得说自己不听话怎么说起来都觉得怪怪的,但是确实我现在不听话,具体表现在我不想老老实实地去做一个什么了,或许这就算是一个大错误。

但是今天我回家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说我就做计算机那块了,不是在做管理员就是在卖电脑,我只想把现在的土木专业正常毕业,出国的事情也不干了,没那个必要现在去砸钱。

我不知道这话说的是不是很假,现在想想,当时说的还是挺认真的。

现在的我,只想毕业了找一家公司做管理员,然后趁着工作比较闲,多学学技术,做一款产品。我希望我四十岁的时候,可以开一家我一直期望的公司,我管他叫 XX Solutions,

到目前为止,我还是觉得我提出的那个售卖解决方案的模式是一个好的模式,理应成功的,不论在哪个国家。

或许我最后不一定可以做好这个,但是谁知道呢,过一段时间就把思路整理一下,写出一个完整的计划和描述出来,或许借着IBM Connections的机会,可以做出情景出来,估计可以去找

一些VC谈谈,看看有没有愿意赌一赌这个模式。

说到这个,我还是希望在建筑行业好好干的,选错了专业是我的一个重要的失误,我对于目前的工程专业很不满意,至少我觉得这个授课模式我不接受,作为应用型学科,建筑工程最

应该采用的就是案例教学法,连经济这种理论多的专业都早就启用了。如果不着力于解决某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来铺陈叙述知识点,,构建整个的知识体系,那么现在学的东西还是会忘掉

最终也不知道该如何用,既浪费时间也不讨好。

最近分享了一些新的站点,都是很有观点的,在人人上,找个时间都收集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