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理性的生活

What is social?

早上停用了一些社交网络的帐号,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试图去探索,真正的生活和朋友,是什么样的。

这是一个很奇妙的时代,它让我们可以很迅速的联系到我们所希望的联系的那个人,但是渴望却被降低了,就像东邪西毒里的台词:从前看见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但是等你真的可以看见另一面的时候,你又不想看了,回头看看,或许山这边更好。

在Objectified里面,Dieter Rams 提到他所认为的设计十原则,他的观点中,Less and More 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我们尊重设计师,因为设计师帮助我们发现了身边的材料和环境,可以怎样被挖掘出使用的价值,如何重新组合一些元素,完成更多的应用。但是,设计师不是全能的上帝,因此,我并不认同一些所谓的‘概念’学说。每个人都是设计师,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设计背后的理念,即使和设计师的目的背道而驰,仍然是无可挑剔的正确,因为它就在那里,只是你没有发现别人所看到的。人自身的复杂性,被运用到物质表面的时候,会结合成纷繁的新综合体,即使两个人的观点相近,仍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为他们的生理感官可能是不同的。

所以,我所理解的 less and more = let it be .

我在春节期间注意到的一个现象就是,我的父辈和稍长年龄阶层的人群,他们并没有我们所频繁使用的社交网络和工具,他们仍然维系了很好的社交圈,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情感的元素。我反问自己,如果没有人人、QQ这些工具,我还能联系到谁,还有那些人依然可以找到我?

答案是很少的几个人具备这样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我将失去和其他人的联系。

很悲惨的结论,因此我开始反思,既然都联系不到,也就是说,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那我现在到底是维系着怎样的一个社会关系?

有些观点认为,我们找寻社会关系的原动力,来自于对另一个自我的追求。因为自身无法达到某种层面的要求,就通过扩大可选择的人群来补充。这个观点很个人中心化,好像除了自己和自己需要的,其他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一样,萨特说,存在是有原因的,所以这两者实际上并没有矛盾。因为对自我的认识和内在需求的挖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东西在那里,是因为它在某个时间点会被某种需求所获取,并不会因为现在的‘我’没有需求,就代表将来的‘我’也没有需求。小的时候几乎所有男生都生过爱打小报告的女生的气,很多人都说过这个时间不需要女生的论述,但是进入青春期之后就不由自主的发现,那些小女生的存在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出自身需求增长的规律或者预测出需求的类型范围,那么必须维持一个具备相当容量的补充资源库。

我在试图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活关系网络,这个网络会在我的生活中给予有力的联系和支持,这也是我发掘出自我意义和价值的一个过程。我仍然承认新的社交革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新奇的元素,生活变得更有趣了,但是一切的一切,还是以源头为本,生活的源头,还是来源于人的本身。

我想建立一个新的社交工具,这似乎有点不可理解,但是我的想法是,工具是为人的思想所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主导人的思想,因此等我弄明白我们交际的真正内在需求,我觉得还是应该扩散给所有人去共享,毕竟我们消耗了资源,是为了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