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设计和创新的指标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以来盛行的各种企业考核指标,第一次被公众大规模地批判与抵制,这是一种信号,一次产业变革的信号。

现在的创新企业,最无惧的,也正是这些指标。对于经济学家而言,似乎没有公式没有数学理论支撑的企业管理以及战略分析等等,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企业被分析,分拆、量化,在各种数据中被拼凑出了各种考核的要素,然后各大公司就开始按照这些指标的要求,对员工、产品、部门进行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考核,甚者,还有综合了心理学的分析理论,来评估一个人的贡献和潜在风险。

而这些,就是毒瘤,一个被很多管理人员视而不见的毒瘤,他们愿意花钱雇佣一群专家来做各种评估,愿意浪费宝贵的研发时间来完成阶段任务验收,却不愿意深入考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员工的研究环境和公司的长远使命这些无法量化和考核的东西。

对于一个已经逐步走上运营轨道,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趋于稳定的企业来说,进行绩效考核确实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削减成本,凝聚核心资源,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绩效考核本身的资源开支负担可以接受,考核不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自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诸多生产制造企业,都得益于绩效考核和质量管理这些引入了统计和分析的现代管理理念,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希腊债务危机的今天,从老大到小弟,所有的企业都接受了严厉的鞭笞,都开始重新寻求企业发展和再度腾飞的动力。令人惊讶的是,即使是500强的公司,也出现了迈步乏力的情况,原因就是被某股强大的力量制约了,这就是用以维护公司运作的考核指标。

现在有两个例子,一个好的例子来自于苹果,这家以设计为初创灵魂的公司在移动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而苹果公司却没有对其研发,设计进行什么可以参考的管理方法,甚至某些时候,处于一种“无管理”的状态,无论是乔布斯伊始还是回归,做的主要工作都是砍掉了一些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产品线,不断地提升设计和创新的标准,解聘和产品无关的人员。乔布斯并没有坐在他的办公室里,看着各个部门呈过来的报表,相反,这么做的董事会反而把他请出了公司,直到危机出现,老乔回归。

一个坏的例子,还是来自于苹果,从今年早些时候的代工厂员工生存环境,到下一代iPhone,iPad等产品的发布,尽管苹果自己并没有用太多的指标来考核自己,但是从投资人到消费者,却在用无数的考核指标来外部考核苹果,对产品的要求,对iOS的要求,批判看似只是权宜之计的发布会,评估现任CEO库克是否合格;与其他厂商的专利官司,与著作人的利益分成纠纷;显然在这些要求面前,苹果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当一切指标化之后,进度就可以被衡量出来,你不可能用我们正在努力的说法来搪塞一个毫无进度的报表,这就是指标考核的效应。

苹果相对其他企业,能保持现有的盈利水平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相较于核心业务,其他部门的开支几乎没有,这一点的最好体现来自于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有些公司的部门繁多,甚至安保都已经成了一个部门。

37Signals的创始人,通过Rework 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很自豪的,独特的管理和运营理念,你可以想象出他们会有人来做考核指标的工作吗?没有,这也是他们自己的产品所完成的功能。

对于创新和设计而言,引入指标这一想法有些天外飞仙的感觉,即使严谨如德国人,你看到包豪斯的设计师跟你提到过这方面的事情没有?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东西无法量化考核,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考核一种设计就类似妄图解剖圣遗骸进行分析检测一样,科学家可以这么想这么干,但是信徒和教廷不会让你做出这种亵渎的事情。

创新所需要的专注度来自于创新者自己的特定工作时间,有些研发人员确实习惯于晚上在实验室做研发,你不可能要求他朝九晚五的打卡,也不可能因为晚间的加班问题而强迫他更改习惯;要求一个前端设计师放下工作,把功能先上线跑跑,好做一个考核也会死不可能的事情;对于一个只有十几人甚至几人的小团队来说,考虑绩效考核简直就是在拍电影。

在写作本文之前,我已经做好了被一些专家、研究者、乃至学生批评的准备,这些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企业和项目的管理而言,永远没有一个绝对的评价标准,但是回归到一切的本意,无论是哪一方,毫无例外都是为了让企业更具竞争力,产出更好的产品,从这一点来看,只有最合适的选择。

客观地来讲,我认为解决这样的问题,一个是真正地从实际出发,做出适合的选择,另一个则是深刻领悟本源和目的,我觉得指标考核并不是完全被排除在设计等领域之外,从某些角度来看,设计也需要引入量化的东西,但仅仅是引入量化和格式化的一个思考的角度和态度,最终结合设计本身的环境和需求,是否还会出现各种指标,就留给设计公司自己去考虑。毕竟考核指标只是辅助工具,不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东西就必须上,而是因为需要才要上,这一点就很类似一个公司到底需不需要CRM、ERP这样的管理软件。

最后谈谈为什么会这么想,当时我正在家里对面的小山坡上,父母在那开了一块地,种种蔬菜自娱自乐,笑谈完全无公害、无污染,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现在吃的视频,这么的不安全,我们已经成年,刚出生的孩子就得遭受毒奶粉、毒黄瓜、毒大米吗?最后就想到了,不顾及自然规律,不用心种田,对作物没有感情的现代农业,为了完成各级的农业指标,强推转基因作物,为了达到某些行业标准,昧心添加各种化学添加剂,完全背离和设立这些指标和标准的意义,最终酿成今天的惨痛教训。由此,我们的各行各业的企业,也是这样的情况,多少企业被这些面子指标所拖累。

我们的创业者,为什么会惧怕外部资本的介入,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所谓的成熟的管理人员,就是因为这些因存在而有理的因素,会毁掉一家公司的成长和创新的灵魂,会给还在财务困难期的创业者带来不必要的开支,会给本来自由的创意者带来理念上的枷锁,会给公司环境添加莫名的紧张因素,这些,都是我称之为毒瘤的考核指标的恶果。但是话说回来,平心而论,不能一概否定掉这些企业指标的作用,只是希望借着危机的出现,让我们的顾问、职业经理人、第三方公司,可以认真地站在企业类型和业务特点的角度,制定出合适的方案,而不是借用各种指标来做管理,同样地,也希望我们的企业责任人,可以找出好的办法来激励员工,让员工自己进入工作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把人当作产品一样,用一些冷冰冰的数据来衡量。